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痔疮患者正呈低龄化发展趋势,统计数字显示,中小学生的痔疮发病几率已经高达53%,某中学高三王姓同学告诉记者:“一上高三,马上面临着高考的压力,有时压缩吃饭睡觉的时间来学习。近常常还没到中午吃饭时间,胃就开始疼了。”
消化病医师分析,精神压力过大,饮食和生活不规律是得痔疮的主要原因,虽然近几年来中小学生一直在减负,可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,以及受多年形成的教育模式和思维模式影响,他们仍然面临着来自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压力,学习生活非常紧张,饮食和睡眠也不规律,时间一长,难免得痔疮。所以,医师提醒学生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生活规律,还要时常和他们谈心,了解他们的想法,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,如果孩子已经患有痔疮,不要滥服胃药,要采用科学的胃方法,及时补充生物胃粘液。
痔疮的发生多由饮食不规律引起。住校学生,特别是刚入校的新生,由于学校的生活习惯与家里的生活习惯不同,饮食习惯也有改变,痔疮发病率较高。据调查,住校学生得痔疮的原因有:
1、吃饭太快。因集体食堂用餐,加之学习紧张,有些学生饭吃得太快。这种紧张情绪使得未嚼好的食物在胃内造成消化负担。
2、吃得太多。由于学生自控能力差,有好吃的饭菜拼命吃,这样突然增量可使人出现胃扩张而导致痔疮。
3、食品加工欠熟。因诸多因素学校的食堂有时出现饭夹生的现象,如食入太多的这种饭,也会造成胃部的损害而出现痔疮。
4、情绪紧张。由于初到学校未适应学校生活,易引起失眠、焦虑等情况,导致胃内分泌酸的功能失调,引起痔疮。
5、食生冷无度。有些学生爱吃凉东西,特别剧烈体育运动后,全身血液流动得较快,胃部突然受到冷刺激引起胃内血管痉挛,日久则胃部受损导致痔疮。
6、饭后做剧烈活动也能导致痔疮。 为了防止住校生患痔疮,学生们吃饭要细嚼慢咽,不要狼吞虎咽,生凉食物不过量,饭后不马上做剧烈活动;纠正不良生活行为(吸烟、酗酒、饮食不洁、起居无常等);养成科学饮食习惯(不挑食、偏食、暴饮暴食,不吃不洁水和食物,不轻视早餐);遵守院校饮食饮水卫生制度;加强自我心理调适,及早适应学校的紧张生活。